查看原文
其他

写“医学大神”之前,我如何查考资料?

朱石生 读库小报 2020-08-29
来自专辑
朱石生医学科普


读库MOOK及小册子订户请收听,《读库2003》及相关小册子将于8月31日前后发出,地址、电话有变动的同学,请在本周五(8月28日)之前点击文末链接登记。我们的读者群逐渐壮大,欢迎添加小六微信: 46017596为您提供专属服务(已加过的朋友请忽略)。   



读过《医学大神》别册《搜神记》的同学应该知道,我最早练笔是给电视剧《士兵突击》写剧评。那个工程相当浩大,一写就是三年多,九十万字。贴吧里听网友们夸赞几句,不免有点膨胀,觉得自己好像还真能写点啥。因为曾经是医生,一番摸索之后,决定写跟医学有关的历史人物。

 

当时我选题很随性,就是读书过程中发现一个人物,觉得值得介绍,就去找一些短篇参考资料写成小文。比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获奖人写的生平介绍,还有读书遇到的跟医学有关的故事。大概整理出来都是几千字,每篇文章要花一个星期。

 

比如有一本寄生虫教材里说德国医生鲁斯(Arthur Looss)为了查明钩虫的传播途径,就往自己身体里种钩虫;有人说阿拉伯医圣拉齐曾经收过一个中国学生;有书里说德国的佛斯曼(Werner Forssmann)把一根导尿管插进自己的心脏里;又有一本书说美国有个自学成才的郎中,用一根“合金”小针在人皮肤上划拉一下就能治病。

 

那时我常写这样的故事。本来也没打算做什么改变。后来出现转折,跟班廷的故事有关。

 

班廷引起我的注意,不是因为胰岛素,是意外看到一句话,说他拿到诺贝尔奖之后,为自己的年轻助手贝斯特鸣不平,认为诺奖委员会忽视了年轻人的贡献。一个科学家,居然像个侠客一般讲义气,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想写这个。但能找到的短篇文章都紧扣着胰岛素这块用墨,没人展开说说贝斯特那段是怎么回事。


我只好找来一本大部头的班廷传记,和一本专门研究胰岛素研发小组人际冲突历史的钩沉,好几百页。把这些资料读完之后,写出来的班廷小传,跟以前的感觉就不大一样,内容丰满很多。如果说原来写的东西还有很重的网文风味,看看班廷这篇,似乎有点出版物的意思了。

 

这下我体会到了查资料的意义。

 

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从小学一直到医学院,学校教育都不强调查资料。出国之后发现这边很重视这个,从小学开始就有一类作业,是给一个课题让孩子谈自己的看法,支持或反对都行,但必须搜集相关资料,用资料为自己的看法提供证据。这种训练让孩子从小就建立学术态度,遇事不是说“我相信”,而是“我能证明”。

 

我在加拿大修计算机学位,四年级的一门课就是专门学习如何做资料检索,如何写专业论文,论文的表述如何避免主观臆断,如何以证据支撑结论。但因为多年没有这种训练,当时上这门课,只是当作一种有趣的知识,并没有很切身的体验。

 

这次写班廷,对这件事有了感受,于是从这时开始,写任何人物都必须读大部头传记,最少读两本,有些历史背景比较复杂的,比如南丁格尔,我读了五本传记,外加几十篇资料。

 

但开始的时候没经验,也走过弯路。

 

因为写东西都是用电脑,修改方便,所以我在资料里看到有用的信息,就直接打开草稿,增加新内容。《医学大神》早期的几本就是这么写的。后来决定出书,责编跟我校对细节的时候,我如果需要回去找出处,可能有麻烦。因为参考书和资料太多,写完之后,我已经没法记住哪段说法出自哪个文献,于是只好一个一个去翻。


如果是电子版本的文献还好一点,可以反推原文可能用到的关键字,然后全局搜索。但有不少文献是纸质书,这就很挑战。我最多是根据年份大致圈一个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里一行一行重新阅读,找出当初用到的资料。有些作者不按年代来叙述,那就只能是从头到尾一路翻过去。曾经就为了回答责编的一个提问,把早先读过的资料又重新查找了三个小时。

 

摸索了一段时间,我感觉这事必须有个规范,于是把第二职业的技能用了上来,建立电子表格,表格开头是所有用到的参考资料和作者名字,像这样:

 

Crosby, Alfred W.      The Early History of Syphilis: a Reappraisal

 

读到有用的资料就做摘录,一条资料占一个格子,旁边附上作者名字。

 

有这样的原始记录,将来如果需要回头找出处,我只需要用关键词找到对应的记录,根据旁边的作者标识就知道是出自哪本书,哪篇文章,而且因为保留的记录是原文,到原来的书里或者文章去定位就快捷得多。

 

这样一轮资料阅读下来,能积攒不少素材。维萨里和哈维因为年代早,资料相对稀缺,收集到的素材只有几百条,等到写奥斯勒的时候,能有一千九百多条素材。有这样的储备,就绝对不会靠两三条趣事来拼凑文章,而是需要整理消化,从素材里选出最有用的。

 

这种经历,有点像养着奶牛,但挤出来的奶并不全部都用,而是再三淘汰,只保留最精华的部分。就算有九头牛,最后也只出产一杯奶。这个过程很耗费精力,但这么写出来的东西,比早期要厚重了一些。

 

查资料写文章的方法,不光是科普领域需要,写小说也会需要。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就时不时有注解,说此事见于某某史书。但小说不是写实,所以金庸也提醒读者,小说家言,作者可以演义,读者无需较真。但我不是写小说,写历史人物属于纪实,写科普就更得按学术文献来要求。


所以《医学大神》每一篇都有参考文献列表。虽然形式上没到学术论文那个程度,比如在内文给所有提法标注来源,但这只是为了不干扰阅读。就内容来说,每一个事实陈述我都可以给出原始出处的。


写小说的时候,查资料是寻找灵感,一个灵感可以激发十个想象的情节。写纪实或是科普则相反。为了言之有据,有可能十组资料才能“养”出一条陈述,因为每个提法都得查看至少三家作者的叙述,看看这一事实是否有争议。倘若有争议,就需要查阅更多资料,往往会出现滚雪球效应,涉及的节点越来越多,而每个节点都有可能需要查阅几份资料。

 

举个例子,《天花旧事》有一段是描述天花如何去到美洲,相关段落是这样:

 

天花病毒横扫亚非欧等旧大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病毒。……当他们把天花病毒带到美洲时,美洲的人就遭殃了。

 

审校的时候,我的审稿专员徐老师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因为书的后面提到,多年之后,卫生专家思考全球消灭天花的可行性,有这样的一条分析:

 

不存在健康人携带病毒的情况;病人一旦痊愈也就不再有传染性。

 

既然健康人不会携带病毒,那么早先旧大陆的人怎么可以把病毒带到美洲?


我一时也有点发懵,赶紧查询相关文献。一番阅读之后,确定我没写错。这位专家就是这么说的。之所以有点让人误会,是因为“携带”这个词,在医学上和在生活里,意思不大一样。那位专家说的“携带”,是医学意义上的携带,就是人感染了某种微生物,比如肝炎病毒,病毒能在他身上长期存在,还能传播给他人,但感染者自己没有症状。这样的情况就叫“携带者”。历史上有个伤寒杆菌携带者,自己看起来完全健康,却造成很多人感染,至少造成五十五人死亡。这就是著名的“伤寒玛丽”。

 

而我说旧大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病毒”,是日常说话的“携带”,就是说他们的衣物或是其他生活用品上会沾染着病毒。

 

但接下来又需要查明另一个问题:衣物上的病毒能“存活”多久?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查询了超过十篇文献,最后查到有案例说明天花病毒在野外可以存活八年。而死于天花的病人入葬之后,尸体里的病毒能存活更长时间,能查到的记录是三十年。这就足够让西班牙人的衣服把天花病毒带到美洲。

 

因为这些查询,也顺便对“毛毯生物战”的故事有了具体了解。这个故事流传很广,说早年英国军队曾故意把天花病人用过的毛毯送给印第安人,让他们染上天花。这件事并非空穴来风,确实有一位英国商人特兰特(William Trent)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过这个行动。


但皮特要塞(Fort Pitt)周围的印第安人在那之前就已经开始有天花流行,所以很难认为这个毛毯真的是那次疫情的源头,至少特兰特自己不像很确定的样子。因为他在日记里详细记载了毛毯的计划过程,包括如何把原来准备好的普通毛毯跟医院天花病房里的毛毯对换。但那以后却再没有下文——倘若他这个计划真的有明显效果,很难想象他会忍住不提。

 

这是我的资料滚雪球的一个具体例子。写《医学大神》的过程中,和写其他医学史故事的过程中,这样的雪球三天两头都要滚。没办法,就得那样才能对真相有比较准确的判断。

 

这么做的代价是耗费的时间精力暴涨。当初写一篇文字一个星期,我以为这已经可以对人夸耀。现在一本五万字的小书,平均得花两个月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查资料。


当然有这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主要是读英文资料。我写的是现代医学史,说到现代医学的奠基人,资料都得往外文文献里找。但英文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读起来速度比中文慢许多。遇到文字流畅的作者还好。有些作者文采太盛,绞尽脑汁把几十个意念给塞进一句话里,那就真的烧脑。比如我遇到过这样的句子:

 

Everything that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prevention of tuberculosis, everything that has changed mankind's attitude toward it from one of apathy and hopelessness when the infectious agent which produces tuberculosis was unknown and the disease was thought to be inherited and always fatal, to the growing hope of its ultimate conquest... we owe to animal experimentation.

 

照原文风格来翻译,大概是这么个模样:

 

一切与预防结核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一切让人类对结核病的态度从在还不了解导致结核病的感染要素于是以为此病由遗传导致因此必然致命的麻木和绝望转变成越来越强的最终能征服它的希望,靠的是动物实验。

 

这样的句子,读不到三分之一就已经让我脑动脉硬化了。

 

如果不追求华丽,同样的意思其实也可以用线性发展的简单句来表达,比如:

 

The discovery of the infectious agent of tuberculosis was the watershed. Before that,  the disease was thought to be inherited and always fatal, and mankind’s attitude toward it could be described as apathy and hopelessness. After that, the attitude changed to growing hope of its ultimate conquest. Everything that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prevention of tuberculosis, everything that facilitates such change of attitude, we owe to animal experimentation.
 
结核病病原体的发现是个分水岭。在那之前,人们曾以为这是一种遗传疾病,而且以为患上此病必死无疑,于是人们对结核病持一种麻木而绝望的心态。在那之后,人类最终可以战胜此病的信心就与日俱增。促成这种心态转变所需要的一切知识,或者说,跟预防结核病相关的一切知识,全都来自于动物实验。

 

写这个实例,不是打算做文学分析,而是想用这个做证据,说明我一篇文章得花两个月查资料,不能让我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遇到那些句子过于艰涩的书,阅读速度实在是快不起来。
 
话说回来,速度是慢点,重点是能自己从外文文献里找资料。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应该都有体会,能直接接触外文文献,资源要丰富得多。每次想到这点,就很庆幸自己当年能下狠心,戒绝一切娱乐,除了工作必须完成,其余100%时间都用来学英语。当时状况很惨烈,但这么多年过去,回顾起来,所有的拼搏里,这个是最值的。



相关阅读:

这九十万字,身体需要,头脑更需要

因为他们的故事在这里

那些救过我们生命的人,都度过了怎样的一生?


本文作者:朱石生

前医生,科普作家


 ↓点击下方书封即可购买↓ 

“医学大神”十四册套装(附《搜神记》一册)

现代医学史诗,人类智慧交响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